此案在頭前重劃區,雖位在住宅區,主打地段特別好,是捷運宅第一排,在頭前僅剩的空地,能有這麼強的交通便利性這點很吸引我,雙北目前在捷運旁大多都蓋滿了,已經少有新房子可買。
機捷&環狀線雙捷運
自由之丘是雙捷運宅,步行約2分鐘,就可以到機捷和環狀線的重點站,新北產業園區站。附近接上中山高架、汐五高架、五楊高架和三個快速道路:台64,台65和台一線,都很快速。交通在此重劃區擁有最大的優勢,同時也帶來強大的抗性,位於交叉路口,被環狀線和高架橋台一線貫穿。如果要入手,一定避開那兩側,選擇面福美街的戶別。把握捷運便利,閃開噪音問題。
附近有許多辦公大樓也鄰近未來A3站TOD案,指標大樓如i-Tower,就業潛力大。生活機能來說就比較欠缺,到宏匯廣場或幸福商圈走路約要15-20分鐘不等。不過對面的思源路上的i-Tower頂樓竟然有饗饗,讓我蠻驚艷的,招待朋友是很棒的選擇。
景觀老圃造園,捷運宅常見的偏小格局
為了拉開和高架橋的距離,前排棟距有做退縮,建蔽率27.31% ,低於30%就算是很低,換來開放空間大,環境會更舒適。且前面庭園景觀是老圃造園設計,他們有過不少飯店作品,像是文華東方和桃園大溪威斯汀酒店,質感上有加分。建材使用中上,有泰格木地板,Clean up廚具,KOHLER衛浴,三協氣密窗,5+5的low-E玻璃和林內三機。
室內規劃一房至三房,約17坪的是規劃套房,衛浴空間都有開窗而且還配有浴缸,約18坪的格局雖然沒有配置浴缸,但衣櫃空間相對更大,有L型的空間可收納,這二種小坪數以捷運宅旁來說算是合理的規劃。二房約21坪,覺得比較一般,二房都有採光且廁所開窗,但有明顯壓梁問題,要特別避開會面對環狀線的樓層。約31坪的戶型原本是規劃大二房,有二面採光和前後陽台,是很宜居的傳統格局,會是很奢侈舒服的二房。不過因為總價太高的問題,改為三房的規劃,我反而比較不喜歡,變成是1.5套衛浴,空間上覺得太壅擠,還不如原本規劃來得享受。
此案在高架橋貫穿的路口是顯而易見的大缺點,不過地段夠方便而且擁有重劃區整齊街廓,缺點的部分也有解法,可以避開那些戶別即可。是我的話,在這種主打捷運宅的建案會選擇小坪數產品,要的就是他的便利性和較低的總價。